
編織機發展歷程簡單介紹
DATE:2014-1-2 FROM:徐州七星機械有限公司
編織機械的出現是在20世紀初。1911年編織機開始進人我國。當時 由浙江海門天主教堂的傳教士帶來20臺橫機,編織供教堂內部使用的粗支棉紗織物。1916年這種編織機開始在我國市場上出現。1921年我國開始自己制造橫機,但由于技術落后、設備簡陋,所以發展一直十分緩慢。直到解放以后,我國的橫機工業才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對家用編織機 的研制和生產直到80年代初才開始。家用編織機的真正發展是在第二次 世界大戰之后的日本。當時主要使用手工撥針型編織機。
1976年才開始出現各種 紋板式提花編織機。1977年出現了電子提花編織機。之后又有人設計出可以折疊的編織機以及全塑型編織機等各種類型的編織機。如今編織機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門類逐漸齊全。
為使編織機維持優良的運用功能,延伸運用壽數,咱們要時常一直地對于工具停止保護和頤養。而那里所述擦車是指編織機通過較短工夫的運行后,飛落的絨茸和蠟屑正在針床針槽中構成積垢,使舌針活動凝滯,以及正在終了批量消費后,按請求翻改種類時,需求對于舌針停止片面揩擦、桃剔、補充;同聲對于整個編織零碎停止比擬片面的停機揩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