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織機的工作程序介紹
DATE:2014-2-22 FROM:徐州七星機械有限公司
編織機產品外觀檢查:用目力觀察進行,檢查項目主要依據產品標準規定如表面光滑圓整、光澤均勻、不偏芯、無機械損傷、無壓偏、無目力可見的雜物、氣泡、砂眼、顯著的顆粒、竹節形、麻花等。導體與絕緣體或護套與絕緣體均不允許粘連,編織層應均勻,不能有明顯的漏紗、跑紗、斷紗等問題。對導體要求不應有氧化現象,鍍錫導體不應有漏錫或錫疙瘩等。
編織機產品尺寸及編織參數的檢查包括:
編織機產品外徑、厚度、節距、產品編織密度。產品編織密度測量方法有兩種,1:測量計算法:1,編織前外徑D的測量用千分尺測量。2編織節距h的測量用紙帶法測量鉛筆磨印。3編織機錠子數目的一半a作為一個節距中的股數。4每錠上的絲根數n 5金屬絲的直徑d用千分尺測量。6計算編織角а=arctg(h(3.14*(D+t))) t—編織厚度,金屬絲t為單根直徑。7計算編織層單向覆蓋p=a*n*d/(h*cosa 8) 計算編織層總覆蓋率 P=(2p-p2)*100(%) 2. 秤重法:編織機層的重量與由同一種金屬絲組成相同直徑的管子重量的比較。
編織機質量問題的類型原因的排除方法:
1:編織密度不符合要求、錠子數量、每個錠子上的根數及直徑,編織節距和編織角度之間應相互協調。
2編織層密度不均勻、控制張力彈簧應細心調整,使其保持相對均勻適當,以達到編織密度均勻的目的。
3編織節距不均勻,應首先檢查電纜在牽引輪上繞的圈數是否符合要求,因圈數少時易使電纜滑動,因適當增加電纜在牽引輪的圈數以增大摩擦系數防止電纜滑動達到編織節距均勻。再次應檢查錠子轉動速度和牽引線速度是否穩定匹配。